【建设】这样的贺兰值得我们自豪!
| 招商动态 |2016-10-27
贺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指出:全县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%以上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%以上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%以上;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%以上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%、11%以上。为实现上述目标,我们必须坚持项目带动,量质并举,切实增强发展后劲。
狠抓项目建设
形成“谋划储备一批、开工实施一批、投产达效一批”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,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。
围绕农业“八化”,实施常信农业三产融合、金贵生态循环示范区等89个农业项目。
围绕工业转型升级,实施银兰铝业节能铝材制造、泰益欣生物医药菌素等46个工业项目。
围绕银川城北商圈建设,实施中阿涉外酒店、西部苗木花卉物流园等23个服务业项目。
围绕基础设施改善,实施同城化污水管网延伸、京藏高速改线等37个项目。
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感,实施太阳城中学、老旧小区改造等25个社会事业项目。
狠抓项目招引
狠抓项目招引完善“5+X”现代产业体系布局,开展精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。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70亿,引进1个20-30亿元项目,5个10-20亿元项目,15个5-15亿元项目,20个1-5亿元项目。力促常山纺织、达利丝绸蚕桑养殖等30家现代纺织后市场企业入驻中小企业孵化园。力促如意集团印染项目、杭萧钢构、泰益欣养老等20个项目落地。紧紧抓住全国工商联常委会在银川召开的机遇,对接100个会员单位。加大科创中心的招引、孵化、培育力度,提升“三院一站一中心”建设,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50名,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。
狠抓项目推进
健全重点项目一月一督查、一季一通报和县领导包项目、部门联动的推动机制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。完善银政企对接机制,加快建立产业发展基金,扩宽企业融资渠道。优化土地供应配置机制,制定“零土地”技改项目目录清单,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指标,盘活利用闲置土地2000亩以上。大力推进PPP合作模式,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,启动贺兰黄河大桥对接工作。加大税费清收力度,化解政府债务5亿元以上。向上争取资金30亿元。优化审批服务,建立“五零”服务制度,继续推行“6+X”部门会商制度、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,推行项目全程代办模式,力促落地企业早开工、早投产。
弘扬伟大长征精神,走好新的长征路!
稿件编辑:李 雅
图文排版:李 雅
